高三老师可以参加高考吗(让普通高中老师参加各学科高考)
让普通中学的老师参加高考,只考他任教的这一科,然后把6科老师的成绩加起来,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
最大情形是不能。
01 从各自任教的学科看,老师的水平也并不高,没有达到上清华北大的水准第一、大多数老师在读高中时,成绩并不是特别牛。
即使老师读书时最厉害的那一科,也往往达不到上清北的层次。
如果是在一个县级高中,老师读书时可能是班上前十名。如果是在地级或省级好的高中,老师读书时可能在班上是中等略上的成绩。这一个成绩离上清北还差得很远。
第二、老师在师范大学里,也没有把专业知识学得很透彻,只是一个普通水平。
第三、老师的专业知识领域思维也很狭窄,达不到上清北的思维高度。任何一门学科的思维深度都不是单靠这一门学科知识来支撑的,往往还需要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那些考清北的学生,知识面是非常广博的,广博的知识培养出来的思维层次决不是老师的专一思维可比的。
02 老师能教出清北的学生,本质上老师只教了70%的基础而已,还有30%的深度知识往往是靠学生自主探索钻研出来的能考上清北,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其次才是老师的水平。
我老吴读的高中学校是一个县级高中,至今为止,那个学校还没出过一个清华北大。为什么呢?因为全县最好的学生都到省城名校去了,次一点到地市级最好的高中去了,再次一点的到县城一中去了,剩下的才来这个学校。当年我高考成绩是全校理科排名第22名(1989年高考,总分710分,我考了530分),也只能读一个师范。这就说明,学生自身的素质层次基本上已经决定了他将来要去的大学层次。
老师最大的意义是帮助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我认为老师培养学生习惯的意义大于教学生知识的意义。如果一个老师能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好,那么,学生的成绩就不会很差了。
03 考试可以反映考试者的大部分专业水平,但并不能绝对反映出考试者的真实水平从考试这个角度看,有很多知识之外的因素影响考试成绩。并且,这些知识之外的因素对于老师的影响超过对学生的影响。所以,有时老师是考不过学生的,但应该能超过绝大部分学生。
第一、老师经过多年教学以后,思维模式会发生变化,从追求解题本身转变为追求题目蕴含的知识原理。所以,老师的思维灵敏度会下降。就是通常说的反应没有学生快。
第二、学生与老师都存在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如看错或看漏一个字,断句出现错误等等。前面讲过了,相比于上清北的那些学生,老师出现这些错误的几率更高。这是一种靠其他非专业知识训练出来的品质。
第三、现在的很多考试题目不是考知识本身,而是考查各种应变能力。比如,一道题读半天,读不懂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应试试题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往往会根据长期的训练直觉去解答,而老师往往从科学性去寻找思路。所以,老师在这个方面是比不过上清北的学生的。当然,我认为这种考试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对于学习知识意义不大。
04 同时参加高考考试,就老师所教单科而言,老师正常情况下考不过上清北的学生。但是,老师应该可以考过80%以上的学生老师的知识水平是达不到考清北层次的水平的。但由于老师长期钻研一门学科,任教的这一门学科的水平应该比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要高。如果老师考试成绩低于80%的学生水平,说明这个老师肯定是没有认真钻研过任教的专业知识的。
我也参加过两次老师统一考试。
一次是全县的所有50岁以下的老师,全部到县城实验中学统一考试。分学科安排在不同的考室。那时,我才刚教书一年,高二、高三的教材都还没看完。教高中的老师都明白,不经过高三,你是不明白学科知识的细节的。结果,150分总分,才考106分,全县最高分是128分。当然,这个成绩算是中等,也不是最后的,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考了74分。
后来一次是学校组织的老师和高三学生一起参加全市统考。那一次,我考了满分。不过全校该学科共25个老师中就有4个考了满分。这一次考试,还有几位语文老师因为反对学校对老师进行考试直接弃考,最后开大会被校长不点名批评。但本人要为他们鼓掌。
老师如果考试,考不上清北很正常。但老师必须要有一个较高成绩的稳定度,就是每次考试都不能低于80%学生的水准。
但从考试这个形式看,个人并不赞成让老师参加考试。一个学校最好是校长关心老师,让老师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专心从教。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