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银行理财江湖要变天?!城农商行存续规模占比%
文|时也运也编|顾柠
30万亿银行理财市场又有大变化。日前,有媒体消息称未设立理财子的银行机构需于2026年底清理存续理财业务,市场迅速引发热议。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现有32家持银行理财子,除浙银理财外均已开业,但另有高达258家银行机构尚未成立理财子,却拥有存续理财产品,变革的风终是吹向了它们。
事实上,近年来多地城、农商行理财规模已被要求逐年削减,但这是监管首次明确给出清零最终期限。有业内人士认为,尚未成立理财子的银行机构业务规模本身较小,对利润影响不大,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番调整或使得中小行吸引客户能力进一步下滑。
明确存量业务在2026前清理完毕,城农商理财存续规模占比近12%
监管对银行理财业务再次出手限制。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监管日前对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做出提醒,要求部分省份城农商行于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另有部分省份则要求所涉银行今年末压降到2021年8月底以前的水平。据悉,广东省、浙江省等区域银行已经接到通知,其他区域银行预计将陆续收文,该消息已经核实。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规模市场巨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内容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理财市场共涉及289家理财机构,存续理财产品共计39829只,存续规模达26.8万亿元。
全市场共有289家涉及理财的机构,然而其中只有32家是有牌照的“正规军”。截至2024年6月,已获批筹建的32家理财公司中,国有行占六席;12家股份行也是全数入局,仅剩浙银理财尚未开业;城商行已经开设理财子公司的有8家,其中只有青岛银行资产未过万亿,其他七家都是A股、H股老牌的万亿银行,妥妥头部;而农商行理财子仅有重庆农商行一家,第一农商行的“排面”;另外还有合资理财子5家。(整体榜单如下)
可鉴,仍有上百家有理财业务的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尚未取得理财子牌照。而从占比上看,自然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近年来监管的持续收紧,理财存续规模有超过八成都聚集在理财子公司。数据显示,31家已开业的理财子存续规模占全市场比例为83.35%,高达22.47万亿元。这意味着,前文所提2026年将面临存量理财“一刀切”的对象是手握4.33万亿元、占全市场比达16.15%存量理财的258家非理财公司机构主体。
数据显示,未设立理财子的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理财管理存续规模分别位居非理财银行机构中第一、第二,各自达2.18万亿元、9865亿元理财存续规模,占全市场26.8万亿规模的8.40%、3.49%。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城农商行便有被要求压降理财规模。2018年监管部门首次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2021年9月,监管机构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尚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业务不得新增,存量规模逐步压降;2022年起,监管对中小城农商行压降规模连年提及,但仍未做强制性要求;直至此次,各地监管集中处理,有具体的时点要求,意味着将加速压降非理财子银行机构理财存续规模。
“通知”发布之后,有业内城商行人士表示,“在收到压降规模的通知之后,行领导正在研究对策,目前比较确定的是会开始推进理财自营到理财代销的转变。”同样有农商行行长表示到,“当地客户在本地农商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的首选是储蓄类产品,占到了80%,其次才会考虑理财,目前已经开始发力代销业务,用精选产品、培训客户经理等方式进行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至于政策实施后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方面,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影响不大,曾表态“理财的债都拿的短,我们都是觉得影响不大”“目前所在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本身已较小,压降规模对利润影响有限,2026年底全部清理完毕压力不大”“对于理财规模较小的银行来说,压降规模问题不大,影响较大的是那些准备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等观点。
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理财规模的压降会对中小银行造成较大冲击,认为“因为中小银行很难拿牌照,少赚点钱还是小事,更大影响是流失优质客户”“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如果需要将非标资产回表处理,可能会对资本充足率造成压力,需要通过补充资本或调整资产结构来应对”。
经营压力倍增,万亿银行理财江湖要变天?!城农商行存续规模占比%去年银行理财子仅五家盈利
此次“一刀切式通知”的下达或与资管新规的持续推动相关。
早在资管新规发布之时,就明确要求强化法人风险隔离,将资管业务分离至子公司,只是并未设置明确时间线,理论上符合资管新规能继续发行理财产品的目前来看只有银行理财子。但监管进一步从严之下,银行理财子的金融牌照却出现惜发状况,同时也将面临牌照梳理地区均衡、控制合理区间等问题。
资管新规第十三条明确要求,“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尽管其中并未明确要求具体落实实现,但有监管机构官方回复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资管新规的资管产品。
而此次之所以借力资管新规进一步要求实现风险分离,其原因或主要在于在当下承压环境,银行理财容易出现“入不敷出”。以往银行业环境上行时,可以将期限为几个月的理财产品对标期限为几年的债务,当某个产品出现亏损,可以用新发产品的方式将之前需要支付的本息补齐,即便过程中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理财产品也可以在资金池里,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窟窿,只要银行不断地售卖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就能兑付到底。
但承压环境下,银行这种方式显然不太能行得通了,《行长速览》统计发现,2023年末,21家银行理财子中,仅五家实现利润正增长。
只是监管从严的理财牌照发放的节奏将成为另一个问题。据悉,2022年以来,理财牌照发放节奏明显放缓,仅北银理财、浙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三张理财牌照获批,而倘若后续中小银行未如期能拿到理财牌照,便只能被迫告别发行理财产品的历史,只能作为代销其他银行理财的主体。
对于体量和规模都足够的几家农商行准许成立理财子、拿到理财牌照肯定没问题,只是时间和节奏的问题,如成都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北京农商行等现今理财业绩不错的银行,但若单纯以业绩规模来权衡,理财公司未来新批或过度集中经济发达地区,监管方也需考虑区域平衡,如西北地区、华中地区、山东地区也应实现个别准入。
牌照缓发是个问题,但速发也是问题。众所周知,银行的理财业务极易滋生影子银行风险,这也是资管新股发布之初重点改革防范目标之一。而后续若未做好风险评估工作,过量发放牌照也将滋生严重的影子银行风险。
标签: 纸牌21点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