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有点不一样(今年高考同往年相比)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会的生活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高考也一样!今年的高考,由往年的6月7、6月8,推迟到今年7月7和7月8,延后了一个月。其实,时间的延后,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不同而已,还有其它很多的不同 。下面,我将和去大家细数一下,今年高考和往年的种种不同之处。
1. 所有涉及高考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管理所谓健康管理指的体温的测量、记录以及上报。所谓涉及高考的人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组考、监考以及其它参与高考的工作人员和考生。以上这些人员,必须提前14天,每天做好体温的测量、记录以及上报。
2. 所有进入考场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测量高考开考前,每个考点都必须设立多通道的高效的体温检测点,以保证每个考生以及高考工作人员可以得到有效的、迅速的的体温检测,让考生和高考工作人员顺利进入考场。同时,要设立足够数量的凉棚和复检室。凉棚主要提供给待检者使用,复检室主要提供给需要复检的人员使用。
3. 所有进入考场的人员,必须进行疫情防护这一点,说白了,其实主要是佩戴口罩。其中,高考工作人员(含监考人员)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至于考生,则视情况而定。低风险区域的考生,要求进入考场前,必须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后,考生可以决定戴与不戴。高风险区域的考生,则必须全程戴口罩。
4. 所有考点,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首先,曾经发生过新冠感染的学校,不能设立为考点。至于其它成为考点的学校,在考试前要进行全面的、彻底的卫生清洁与消毒,要求细致到连一个门把手、一张桌椅都不能放过。
5. 所有考场,必须注意通风和降温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高考推迟了一个月,天气比往年的6月初,要炎热不少和。因此要求各个考点必须安装空调和做好通风。已经有空调的考点,必须对空调进行全面检修和清洁消毒。其中,备用的隔离考场,必须单独使用独立的空调。
6. 所有考点,必须设立备用隔离考场这个主要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要求考点每10个普通的考场(高考课室),要设立一个备用的隔离考场,至少要设立三个。考试当天,如果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考生,便启用备用隔离考场,要求一人一间。如果实在不够用,一间隔离考场,最多可4人公用。
至于隔离考场的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必须佩戴医用级别的防护口罩和使用一次性手套,有条件的可以穿着防护服。监考完毕之后,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以上这些的措施,确实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不过非常时期,用非常措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高考重要,大家的身体健康也重要。希望今年的考生,都调整好心态,面对今年种种的不同,以平和的心态参加今年的高考,取得优越的成绩。
变化1-防疫: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
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合理安排特殊类型招生等有关考试时间;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场所防疫举措,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措施。
各地要成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考试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涉考、涉疫、涉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处置决策要向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并及时报教育部。
各地各校还应加强考点考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场、视频“双监考”及巡考制度。
变化2-名额:贫困县脱贫后仍可享专项计划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核定的本科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更改招生计划;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合理确定分省招生名额。
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有关部署,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1年仍可继续享受专项计划政策。
变化3-命题:今年高考试题增强开放性
教育部要求,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精心制定命题、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试点经验,不断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进一步优化选考科目要求,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变化4-强基计划:优化校考内容和形式
今年,各试点高校仍深入实施强基计划。教育部要求,各试点高校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要优化高校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加强与中学的衔接沟通,帮助学生了解强基计划专业的优势、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引导适合的学生报考;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置多学科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各地各校要将分类考试招生作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统筹安排高职分类招考计划,重点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招生,适当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招生规模。
变化5-成绩:高考分数不提供给中学
教育部还明确,加强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管理,不得随意将普通批次招生专业安排至本科提前批次招生。各地要开展招生秩序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宣传、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违规承诺录取等行为;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招生违规严重的,要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对违规承诺争抢生源的高校和工作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
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以上内容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年高考五大亮点:设防疫副主考,增强试题灵活性……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